海洋監測工作是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接下來本文就來介紹一下海洋環境監測的類型有哪些。
1、基線調查。
基線調查是對特定海域環境質量的基本要素,比如水文、氣象、水質、地質、地貌、海洋生物學等的初步調查,以及為掌握其以后間隔較長時間的趨勢變化的重復調查。
基線調查還可以分成:初步調查和重復調查。初步調查是對特定海域的第一次全面調查,獲得了海洋環境基本要素的背景值。重復調查是初步調查后進行的重復性和相同性質的調查,對研究區域海洋環境要素的時空分布和時差具有重要意義。
海洋基線調查是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的基本工作之一。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進行了第一次國家海洋污染基線調查。1994年開始了第二次全國海洋污染基線調查。在過去的20年里,中國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迅速,污染物的數量和類型顯著增加,第二次基線調查了解了中國海洋環境的變化、協調沿海經濟發展布局、改善海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2、常規監測。
常規監測是在基線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優化和選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監測站和項目,以獲得空間分布為主要目的,并在相對固定的時期進行長期觀測。
常規監測的分布點應具有環境代表性,避免排污口和復墾養殖的排水口區域。不同監測航次的監測站應保持不變。常規監測點的環境代表性使其能夠準確反映區域海洋的環境質量,并能相應地進行環境評估,分析污染物的原因和污染途徑,為海洋環境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3、應急監測。
應急監測,也叫作污染事故監測,是指在海上發生有毒有害物質泄漏或赤潮等緊急災害時,組織反應快速的現場觀測,或在其附近固定站臨時增加的針對性觀測。
常見的海洋污染事故有溢油、赤潮、核污染、有毒農藥和化學品的泄漏。這些突發性污染事故往往會在短時間內對該地區的海洋環境造成嚴重甚至毀滅性的危害。應急監測的主要目的是迅速確定污染事故發生后的影響范圍和污染程度,為指定的快速處置措施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數據,為環境污染事故發生后的海洋環境恢復計劃提供信息和數據,減少和控制污染事故造成的損害,并為確定污染事故等級提供信息和依據,污染事故責任仲裁和民事糾紛。
4、研究性監測。
研究監測是指海洋污染對環境的污染范圍、專項污染強度和遷移轉化規律、深入研究監測,研究監測主要由科研單位組織。
研究性監測的主要任務包括:研究生態環境質量,如環境背景值;研究海洋中污染物的遷移和轉化,以及生物體中的積累、傳播和濃縮過程;研究海洋污染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為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提供方向,為預測和預測環境質量提供服務;開發海洋環境分析和監測方法、監測數據處理方法和監測手段,實現監測方法的標準化和標準化,研究驗證環境監測管理方法,建立三維環境監測網絡。
以上就是關于海洋環境監測的類型的介紹,希望能幫助大家。
》》猜你想了解:海洋監測設備
海洋浮標對海洋環境監測及海洋生態系統研究的重要作用2024-01-16
生物在海洋環境監測中的指示作用,生物監測對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2023-07-26
海洋環境監測的技術特點2023-06-09